指导政策与行业动态
◆饮用水和污水紫外消毒国际技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由国际紫外线协会(IUVA)、全国紫外线消毒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联合主办的2012年饮用水和污水紫外线消毒国际技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中意环境节能楼一层报告厅盛大召开。来自国内外的百余名紫外消毒领域的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齐聚一堂,讨论紫外线消毒在饮用水与污水处理领域的技术问题与应用状况。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余刚、北京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常务副院长张韵、国际紫外协会主席Paul D.Swaim先后进行大会致辞。张韵在致辞中引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的话说,“可以通过改进消毒方法等措施来全面增强饮用水的安全”,可见,紫外消毒技术将是未来供水行业发展的重点技术。
此次会议在国家实施饮用水新国标的背景下召开,会议上多位专家学者指出,新国标的实施对自来水消毒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微生物指标由2项增至6项,消毒副产物也在控制指标之内,紫外消毒正式成为未来饮用水消毒技术的发展方向。
本次研讨会分为饮用水消毒和污水消毒两个单元进行。在饮用水单元中刘文君教授介绍了适用于我国水源特点的紫外线消毒工艺。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郄燕秋总工以《多级屏障消毒策略在水厂运行中的应用》为题做了相关报告。天津泰达自来水紫外线消毒工程作为国内第一座与净水工艺同时设计和投入生产的饮用水紫外线消毒示范工程已运行三年,天津泰达水厂技术部副部长何凤华就目前天津泰达紫外线消毒工程应用情况进行总结。
在污水消毒单元中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张欣总工就我国污水紫外消毒的现状及发展做一简要分析,清华大学环境学院胡洪营教授根据其研究就《再生水中抗生素抗性菌的紫外消毒特性》为题做了相关报告。
本次会议邀请了多位国内紫外线消毒行业知名专家及紫外消毒设备厂商技术负责人进行发言,并与大家探讨紫外线消毒技术在饮用水消毒和污水处理消毒两方面的实践经验以及最新研究进展。大会对推动紫外线消毒技术在国内供排水行业的科学应用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中国水网2012-12-21)
◆水利部部署开展水利工程建设领域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建设试点工作
为进一步推进水利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水利部近日印发《水利工程建设领域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办建管〔2012〕559号),决定从2012年12月至2013年4月,在黄河水利委员会、淮河水利委员会、安徽省水利厅、湖南省水利厅、广东省水利厅、重庆市水利局、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等7个单位开展水利工程建设领域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建设试点工作。
本次试点工作的目标是:进一步推动水利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工作,积极探索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在市场准入、资质管理、招标投标、评优评奖等市场运行和监管环节中综合运用的有效途径,初步形成水利工程建设市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优化水利工程建设领域信用环境。
本次试点工作主要有四项内容。一是完善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平台,深化信息公开共享应用。试点单位要按照《水利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水建管〔2011〕433号)的要求,对已设立的项目信息和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开共享专栏进行完善,与水利部信息公开共享专栏实现链接;及时、准确、完整地公布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力争实现施工、监理、质量检测、招标代理、咨询、供货等市场主体的全覆盖;按照“谁查处、谁负责”的原则,对市场主体不良行为做好公开并逐级上报。二是开展市场主体信用等级评价,实现评价结果全社会公开。试点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信用等级评价工作。信用等级评价结果应及时在项目信息和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开共享专栏向社会公布。水利部在试点基础上,制定《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等级评价管理办法》和《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等级评价标准》,建立全行业统一的市场主体信用等级评价管理办法和标准。三是探索信用信息在市场运行和监管重点环节中的综合应用。将市场主体信用等级评价结果与招标投标活动挂钩,明确其在资格预审及评标过程中的具体细则和赋分标准;对不良行为较多、性质恶劣的从业单位重点监管,在市场准入、资质管理、招标投标、评优评奖等方面提出明确的限制条件。四是初步建立水利工程建设市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根据试点工作开展情况,水利部将研究制定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运用管理办法,明确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各环节中运用的程序、要求和操作办法,初步建立水利建设行业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制”的信用监管体系,营造水利行业诚实守信的环境。
本次试点工作分3个阶段进行。一是研究部署阶段。2012年12月至2013年1月上旬,试点单位结合本单位、本地区工作实际,制定并印发试点工作方案,部署试点工作。二是组织实施阶段。2013年1月中旬至3月下旬,试点单位根据试点工作方案,精心组织实施,积极探索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在市场准入、资质管理、招标投标、评优评奖等市场运行和监管环节综合运用的有效途径。三是总结验收阶段。2013年4月试点单位对试点工作进行分析、研究和总结,提出建立健全水利工程建设领域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形成试点工作总结报告,水利部对水利行业试点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水利部网站2012-12-21)
地方信息
◆陕西制定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
陕西省政府近日印发了《“十二五”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按这一规划,“十二五”期间,陕西省将新增污水处理规模254.36万立方米/日,升级改造污水处理规模81.2万立方米/日,新增污水管网10368公里,新增污水再生利用设施规模162.97万立方米。
按规划要求,到“十二五”末,陕西省城镇污水处理率将平均达到75%以上,其中西安市城区实现污水全部收集和处理,其他城市达到85%,县县具有污水集中处理能力,县城污水处理率平均达到80%,31个省级示范镇污水处理率平均达到50%。(新华网2012-12-19)
◆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再生水厂一期试运行
日前,北京排水集团京建水务公司发布,位于房山区窦店的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再生水厂(一期)工程清水试运行工作正式启动,清水试运行历时72小时,运行状态正常。该厂(一期)日处理规模6000吨,远期每日可生产26000吨再生水,占地3公顷,总投资6596.82万元。该工程采取“BT(建设—转让)”特许经营形式,由房山区水务局与北京排水集团京建水务公司签订BT协议,京建水务公司负责投资建设。工程自2011年6月开工,历时18个月的紧张施工,现已具备运行条件。该工程投产运行后,不仅为基地范围内生产企业的用水、产生废水的处理及回用提供服务,也将惠及所在区域居民的使用再生水及污水处理。 (北京日报2012-12-19)
◆今年北京大规模降水 增加地下水储备
市水务局获悉,今年北京降水量首次突破700毫米大关,成为北京市18年来降水量最大的一年。今年的大规模降水增加了北京地下水的储备和涵养。
市水务局监测的数据显示,1月1日至今累计降水量达到703毫米,自1994年以来市内降水量首次突破700毫米大关。据1950年-2011年62年的降水量资料记载,其中仅有11年年降水量大于700毫米。(新华网2012-12-19)
◆北京明年扩大应用“红菌”处理污水
20年前,一种被称作“红菌”的微生物在荷兰被发现,产生了一场现代水处理领域的技术性革命。20年来由于技术保密,全世界最多只有10家企业拥有这种技术。北京排水集团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经过7年的自主研发,北京明年将扩大“红菌”污水处理应用。
据了解,如“红菌”技术在全市范围应用,可节约建设费用5亿元,节约污水处理运行成本5000万元。按北京市每天处理垃圾渗滤液2000立方米,每立方米处理成本为50元左右计算,“红菌”脱氮技术的应用可使得单位处理成本降低30%以上,每天可节约3万元,仅垃圾渗滤液处理这一项一年就能为北京的污水处理节约运行成本上千万元。(京华时报2012-12-10)
◆香港将开展世界首个污水处理大型试验
由香港科技大学研发的世界首个创新污水处理“杀泥技术”(SANIProcess)试验结果证实,“杀泥技术”有效减少90%的污泥产生,降低50%的污水处理费用,减少35%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并节省了50%以上的用地。
科大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教授陈光浩表示,将于明年4月在香港沙田污水处理厂开展大型试验,希望未来可以与内地环保部门及环保公司合作,将该技术引入内地。先在广东省沿海城市进行试点,例如建设污水处理厂,再结合该技术进行转型升级。(新华网2012-12-14)
行业企业
◆桑德中标重庆污水处理厂BOT项目
12月21日,桑德国际发布公告,宣布中标重庆市梁平双桂污水处理厂BOT工程项目,该项目一期投资建设1.5万立方米/日,投资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
根据公告,重庆市梁平双桂污水处理厂采用BOT方式进行投资、建设、运营及移交。该项目位于重庆市梁平县,由桑德国际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一期投资建设1.5万立方米/日,二期设计规模为日处理污水3万立方米。据悉,该项目一期总投资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污水处理单价1.89人民币/立方米,特许运营期为22年。该项目的启动建设为三峡库区水体水质、生态环境和饮用水源地保护将发挥重要作用;对重庆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设、实现重庆市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桑德国际主席文一波表示,重庆市作为四个中央直辖市之一,具有三千年悠久历史,是中国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他还表示,桑德国际中标本项目,将为投资中国西南区域水务市场奠定基础,获得更好的可持续发展空间。(中国水网2012-12-24)
◆桑德加速拓展河南水务
日前,桑德国际宣布,已认购安阳泰元水务公司注册资本中的90%股权,后者将投资于河南项目,其余下10%股权由外部人士拥有。
早在2006年,桑德就已接手安阳宗村污水处理厂项目。今年4月,桑德环保集团桑德环境CEO胡新灵赴安阳,与安阳市领导会见并进行合作会谈。此后不久,桑德国际公布,在河南省获得建设、运营及移交项目(BOT)订单,签订安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污水处理BOT项目。该项目设计建设规模每日50000吨,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规定的I级A排放标准。项目投资约1.2亿元人民币,运营服务价格为每吨1.44元。特许经营期可长达30年之久,公司根据供水量及污水处理量收费(订有担保最低处理水量)。公司也须承担公司所管理的处理设施的维修及维护费用。(大河报2012-12-17)
◆桑德国际和中铁建中标长春第六净水厂项目
12月14日桑德国际宣布,桑德国际和中铁建旗下的中铁十八局联合体中标吉林省长春市第六净水厂工程项目。该项目的设计远期供水能力为50万立方米/日,近期供水能力为25万立方米/日。总投资约20.35亿人民币,由桑德国际通过投资建设及移交方式(BT)建设,计划于2013年开工,预计于2015年建成。
桑德国际董事长文一波指出,长春市第六净水厂项目的建设有助于公司不断拓展东北地区市政供水项目,同时,有助于加速桑德国际全国布局。他还表示,该项目的建设可极大的缓解长春市供水能力不足的问题,对长春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水网2012-12-17)
◆国中水务携手中科院设研发公司
12月20日,国中水务(600187)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在北京签约,将合作设立北京国中科创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国中水务董事长朱勇军称,这是国中水务“轻重并举、软硬兼施、投资并购、国际视野”战略实施的组成部分,依托中科院生态中心强大的科研力量,将使国中科创成长为国中水务自主核心技术产品的孵化器,助力国中水务在环保行业的战略发展。
据介绍,国中科创注册资本5000万元,其中,国中水务以货币资金形式出资4500万元,占90%;生态中心以经过评估作价不低于500万元的专利等知识产权形式出资,占10%。(中国证券报2012-12-21)
◆苏伊士:全面拓展中国环保市场
全球环保巨头苏伊士环境集团CEO舒赛德(Jean-Louis Chaussade)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该公司将全面拓展中国环保市场,业务覆盖供水、污水处理、污泥处理、固废和餐厨垃圾处理、海水淡化等各个领域,在华业务有望每年以两位数速度增长。
舒赛德表示,未来每年在中国会有1到2个新的收购或资本投入项目,在水处理方面,将从目前的市政供水和污水处理向工业用水、海水淡化等多种业务发展,在固废处理方面,将重点关注工业固废和餐厨垃圾处理等。
今年以来苏伊士环境已加快布局中国环保市场。今年5月苏伊士环境旗下的中法水务投资有限公司取得了武汉化学工业园区污水处理项目园区30年的供水合同。今年10月,中法水务成功收购四川双流大一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65%股权,双方今后25年将共同负责双流县境内8个乡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营和管理。还在参与天津、青岛等地的投标,计划与当地政府合作建立海水淡化厂。并投资、建设、经营和管理重庆市餐厨垃圾处理项目。
秉承本地合作的“PPP模式”,是苏伊士环境在全球拓展业务的另一项“杀手锏”。公私合营关系(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是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资助模式,包括设计建造(DB);运营与维护合同(O&M);设计、建造、融资及经营(DBFO);建造、拥有、运营(BOO);建造、运营、移交(BOT);购买、建造及营运(BBO);建造、租赁、营运及移交(BLOT);经营许可证等多种模式。(中国证券报2012-12-20)
固废处置
◆桑德环境获德惠市3.5亿垃圾发电特许经营协议
桑德环境12月19日发布公告称,桑德环境与吉林省德惠市政府正式签署了《德惠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特许经营协议》。桑德环境独家投资,约为3.5亿元,日处理生活垃圾达800吨,将采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处理工艺。收取德惠市政府支付的生活垃圾处理补贴费,特许经营期限为30年。该项目将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规模为日处理生活垃圾400吨,投资金额约为2亿元人民币,工程建设期为2.5年(因东北地区冬季影响施工,实际施工期约18个月)。预计该项目公司内部投资收益率不低于8%。(中国固废网2012-12-19)
◆威立雅6亿投资香港污泥焚烧处理厂
近日,耗资6亿美元的全球最大污泥焚烧处理厂将于明年年底前在香港新界落成,其设计?建造和运营均由水务业巨头法国威立雅环境集团承担?该厂日处理规模2000吨。董事会主席?全球首席执行官安东尼·弗莱罗表示,“希望能在十年内实现中国市场份额翻番的目标,从当前的4%提高到8%,同时成长为一家专注于高附加值业务?灵活?高效和成功的环境服务类企业”。
威立雅环境董事会主席?全球首席执行官安东尼·弗莱罗日前在香港表示,将业务重点转向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市场是新的发展契机和方向?他说,“威立雅希望能在十年内实现中国市场份额翻番的目标,从当前的4%提高到8%?中国是吸引和善待我们的市场,是对非本地技术最开放的国家,同时,威立雅也致力于以最优惠的价格为中国客户提供最好的技术和服务?我们与中国的合作是双赢的局面?”他指出,威立雅的近期目标是五年后,使地方政府和工业用户?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比重从当前的70%:30%调整到50%:50%,并逐步转变现有业务模式,因为提供相互衔接的跨领域服务乃大势所趋?(新华08网2012-12-18)
水价调整
◆江西新余召开阶梯水价和供水价格调整听证会
12月18日上午,新余市召开水价调整方案听证会,市政府决定从2013年1月起对已实行“一户一表、抄表到户”的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阶梯水价。方案提出每户每月用水量在20吨以内执行基本水价,超过20~30吨以内执行1.5倍水价,超过30吨以上执行2倍水价(加价不含污水处理费),家庭人口超过4人的,每增加1人,每月每级水量可相应增加5吨。
此外,城区水价实行一次听证分两步调整到位,即第一步2013年1月居民生活用水由1.35元调整为1.45元/吨、非居民生活用水由1.62元/吨、1.73元/吨调整为1.80元/吨、特种用水由6.1元调整为6.25元/吨;第二步2014年1月,在全市抄表收费到户工作基本完成的前提下,居民生活用水价格由1.45元/吨调整为1.50元/吨、非居民生活用水由1.80元/吨调整为1.95元/吨、特种用水由6.25元/吨调整为6.40元/吨。水价调整后的新增收入将用于加快城区供水管网建设改造步伐。(新余日报2012-12-19)
◆广东清远明年将实行阶梯水价
清远市区将启动调整水资源费并实行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水价。清远市区现行的自来水价格,居民生活用水为1.10元/立方米,仅高于河源1.05元/立方米;工业用水为1.03元/立方米,全省最低。
根据相关方案,实行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水价,以基本用水量的水价没有大的变动为原则,阶梯水量级数以每户4人,每人每月用水6立方米计算,考虑留一定的空间,参考肇庆的标准,设定第一级为30立方米以内,第二级为31-36立方米,第三级为36立方米以上,各级用水价格比为1:1.5:2。
据了解,这次调整将于下月开始启动,明年5月份将出台具体的实施方案,期间还将举行听证会。(南方日报2012-12-17)
业内话题
◆潘岳在2012年“杜邦杯”环境好新闻颁奖仪式上指出建设美丽中国,是当代中国环保人的时代责任,也是每一个环境记者的责任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潘岳日前在出席2012年“杜邦杯”环境好新闻颁奖仪式时指出,建设美丽中国,是当代中国环保人的时代责任,也是每一个环境记者的责任。
潘岳首先代表环境保护部向所有获奖作者表示祝贺,感谢他们在本年度围绕环保中心工作和热点问题所做的精彩报道。他说,回顾“杜邦杯”环境好新闻走过的十几年历程,正是这些获奖者,以敏锐的视角、犀利的笔锋、理性的分析,在普及环境知识、反映民声民意、传播环境文化、推进循环经济、建立高效的污染防治体系、鼓励公众参与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从今年的获奖作品中也可以看到,作品内容涉猎范围非常广泛,从低碳生活、生态补偿,到应急演练、解析防治PM2.5等,同步、真实地反映了我国环保工作的现状。
潘岳说,“杜邦杯”环境好新闻评选活动已经开展了15届,是环保系统里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奖项,说明了这个奖项存在的意义和作用。希望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继续共同努力,把这个奖项一直办下去,并越办越好。
潘岳指出,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又明确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大任务。环境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需要我们认真审视和应对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资源、环境的严峻挑战,要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核心任务,更加坚定建设美丽中国的信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潘岳指出,当前我国的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以关注人体健康为特征的环境事件集中暴发,尤其是城市居民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大幅提高,新一轮“两高一资”产业向中西部大规模转移带来的新的污染,世界经济危机导致环保政策更加难以执行,以及某些国家利用绿色话题批评中国等形势,都对我国政府的威信,对中国环保人的责任提出了更高要求。希望所有环境记者都能够警醒起来,坚韧不拔地继续与不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做斗争,继续携手合作同舟共济。为此,他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是当代中国环保人的时代责任,也是每一个环境记者的责任。环境新闻工作者应承担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光荣使命。相信只要每个人都付出智慧、辛苦和汗水,我们憧憬的美好愿景就一定能够到来。
“杜邦杯”环境好新闻评选活动由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杜邦公司协办,自1997年开始,至今已评选了15届,共有2000多篇作品获奖。今年共有83篇作品在“杜邦杯”环境好新闻评选活动中分获年度环境好新闻一、二、三等奖。(中国环境报2012-12-24)